作为看着周星驰喜剧电影长大的一代人,对这位港产电影“喜剧之王”的影片几乎每部都看过很多遍,这当然离不开过去那个年代的国内影视剧,还没有如今那么丰富、广泛,港产影视剧占据极大比例有关,但另一个原因是,周星驰的电影,确实很有嚼头。
还记得2019年的贺岁档,自2016年的《美人鱼》后很久没有拍新片的周星驰,突然祭出了《新喜剧之王》。
带着情怀的一代观众们超高的期望值,并没有在这部后来去看质量尚可的喜剧片中得到充分满足,于是,对星爷所谓“喜剧之王”的称呼,似乎要打一个对折才行。
这说明了几个问题,其一,像我这样的情怀党们,似乎对记忆中的美好,加上了一系列主观的滤镜,于是,当年周星驰的《唐伯虎点秋香》、《大话西游》、《食神》等作品,成了国语喜剧片中高不可攀的经典范式,具有独立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具象化之作。
此外,时代不同了,观众早就换了一茬,很多年轻观众压根对周星驰和他的经典喜剧没什么印象,也没经历过被巅峰期时的港产电影完全支配的年代,至多就是看过《西游·降魔篇》等更偏向于视觉大片的周星驰近年来作品,因此,很难有感同身受之感,也引发不了共鸣。
其实,周星驰喜剧电影最大的特点,就是“笑中带泪”的内涵表达。他主演的电影作品(特别是由他自导自演的那几部电影),大多选择小人物的叙事视角、精准的社会谋面、无厘头的闹剧方式,用电影这种梦幻般的方式,艺术化的再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。
虽然,这些电影大多披着古装、奇幻、动作、谍战、喜剧的外衣,在夸张、戏虐、无厘头上面做到了极致,却有着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,里子依然是讲生活、讲感悟、讲人生苦短,讲时代变迁。
因此,只要能塌下心去仔细观赏,总能从电影的某个桥段、某个人物甚至某句台词中,找到精神共鸣和思想共振,这才是看起来很接地气的周星驰电影,最具时代感和特定文化内涵的地方。
一个时代的人,总会有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,周星驰和他的作品,为那个时代的年轻观众打开了一扇门,让他们能够从电影中获得娱乐、积蓄情感,进而形成一种超出视觉层面的延伸和表达,这就是“当电影上映之后,就不只是主创人员的了”的生动诠释。